全穀、非全穀 專家:營養差很大

..
【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】全穀、非全穀傻傻分不清楚?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江文章指出,一般市售常見的白色薏仁就不是全穀,而是將紅色或褐色薏仁,經過精製後的成品,營養價值也少上許多。另外,洋薏仁、小薏仁、珍珠薏仁都不是薏仁,而是精製後的大麥仁。
根據衛生署訂定的國人飲食指標,國人每天主食應至少有3分之1的全穀類,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癌症等慢性疾病罹患率,以及預防骨質疏鬆症、控制體重。

不過,江文章指出,全穀是指未經過精製,含有麩皮、胚乳以及胚芽等構造的完整穀粒,如保有紅色或褐色麩皮的糙薏仁,以及糙米、全大麥、全蕎麥、全小米等才是全穀。他強調,經精製後的穀類,維生素B1、B2、B6含量都減少許多。

江文章建議,每人每天應攝取至少48公克以上的全穀,相當於一小碗糙米飯。他說,全穀富含維生素E、鈣、鐵、鉀、鎂等礦物質,如糙薏仁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;全大麥可降低膽固醇及控制血壓;全蕎麥可降低血中膽固醇、抗氧化等功效。

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也說,很少人能夠吃到足夠的蔬果,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,因此適量的攝取全穀可補足膳食纖維的不足,而膳食纖維可增加咀嚼次數、減少熱量攝取、延長飽足感,幫助控制體重。

另外,許惠玉提醒,消費者選購時,應注意全穀顆粒是否完整、有無雜質或是否有穀粒破碎的情形,也要注意包裝內是否受潮、蟲蛀等,如選購胚芽時可先聞聞看,是否有油耗味。另外,購入穀類後必須儲放在常溫、乾燥、通風的環境。

許惠玉也向廠商呼籲,只有全穀成分達51%的製品,品名前才能標示「全」或「糙」字,以方便民眾辨認選購。
..